阅读:5662|日期:2014-04-24 |
在提到产品创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SCAMPER奔驰法,它为我们提供九个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角度。从本质上来说奔驰法是一种结构化的创新方法,它为创新解决问题提供了一套框架。也许我们都已经发现,在谈及创新的时候,很多数人并不能准确地知道从哪里入手,结构化方法的出现可以帮我们开启思路,找到出发点,因此结构化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TRIZ理论本质是结构化创新,我们可以将它看为高级的和系统性的结构化创新理论。
TRIZ理论的中文名称是发明问题解决原理,它是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先生创立的一整套进行创新问题解决的知识体系,包括系统的知识、实用的工具和大量科学的方法。阿奇舒勒生前在专利评审局工作,他发现所有专利都包含有创新成分,于是他想到了采取逆向思维,从专利出发,研究他们的共性,反向推出产生专利的方法和过程,然后将方法和过程通用化。而这些通用化的过程就应该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他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大约一千五百人工作了一年时间)研究了全世界二百多万项专利,从中抽取出最典型的四万项专利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类整理、抽取和总结,最终构建出这套发明问题解决原理。
TRIZ理论是一套完备的创新理论,它不仅包含了理论体系(例如等同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技术系统进化论),还包含了创新的过程(例如四十条创新原理)以及各种创新工具(例如矛盾矩阵和物场模型等)。它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为创造性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创新的四十条原理则则是结构化创新的重要工具。
一、创新的四十条原理
阿奇舒勒先生从专利中发现了很多共性,其中一条就是:“很多创新看似复杂,但背后的原理是一致的”。例如他发现圆珠笔发明的最初思想只是想将一个整体的东西分为两个部分,而笔芯的部分设计成可更换部件,这样在墨水耗尽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换笔芯实现圆珠笔的重用。类似这种将整体分成不同部分的专利还有很多,于是他将这个问题抽象为一条创新原理:分割原理。分割原则就是就是将需要创新的整体分成不同部分,通过对部分的创新实现整体的创新。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简单的分割原理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法则,它指导了个人电脑的设计,每部个人电脑都有不同但标准的模块组建而成,模块之间通过标准的接口相连,这一原则促使了低成本电脑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那除了分割原理外,阿奇舒勒还发现了什么其它原则没有?实际上,阿奇舒勒先生统计所有的专利,他认为发明创造不外乎四十条原理,实际上这四十条原理是创新的四十种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希望改进新产品的时候,它让我们从四十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大大加快了创新的过程,提高创新的有效性。
编号 | 原理 | 编号 | 原理 |
1 | 分割原理 | 21 | 快速原理 |
2 | 抽取原理 | 22 | 变害为利原理 |
3 | 局部质量原理 | 23 | 反馈原理 |
4 | 非对称原理 | 24 | 中介原理 |
5 | 组合合并原理 | 25 | 自服务原理 |
6 | 多元性原理 | 26 | 复制原理 |
7 | 嵌套原理 | 27 | 替代原理 |
8 | 重量补偿原理 | 28 |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
9 | 预先反作用原理 | 29 | 压力原理 |
10 | 预先作用原理 | 30 | 柔化原理 |
11 | 预置防范原理 | 31 | 孔化原理 |
12 | 等势原理 | 32 | 色彩原理 |
13 | 反向作用原理 | 33 | 同化原理 |
14 | 曲线曲面化原理 | 34 | 自生自弃原理 |
15 | 动态原理 | 35 | 性能转换原理 |
16 | 部分超越原理 | 36 | 相变原理 |
17 | 多维运作原理 | 37 | 热膨胀原理 |
18 | 机械振动原理 | 38 | 逐级氧化原理 |
19 | 周期性动作原理 | 39 | 惰性环境原理 |
20 | 有效动作持续原理 | 40 | 复合材料原理 |
二、原理的说明与事例
TRIZ理论的每条创新原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为我们指明创新可以采取的手段。我们将介绍几条组要的创新原理,以帮助我们提升个人创新能力。
1、分割原理
分割原理是虚拟或实际地将系统分割成几个部分的程序,以隔离有害部分(特征)或整合有用部分(系统性质)。在大部分的案例中,通过元件创新,重新组装被分割的元件就能执行创新功能或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分割原理不仅适用于几何观念,也可应用于非物理的领域,如心理上的分割及想法的整合。
项目分工,组合式家俱,拼装型地垫以及流行的云计算(将大的计算分给不同的计算机完成)。 典型事例
2、抽取原理
抽取原理是从整个系统中抽取出有害或有用的元件或特征,这种抽取可以人为假想或实际分离。然后对有害特征加以单独处理或者加以替换;对有用特征加以增强已达到创新的效果。
手机的发明,将传统电话中的有害部分:通话线分离出来并以无线信号代替以实现创新。
传统的唱片机符合另一项抽取原理,将音乐从设备中抽取出来形成MP3。
典型事例
3、局部质量原理
局部质量原理又可以理解为最优化资源原理,它又包含三个小的原理:A、将物体或外部环境的同类结构转换成异类结构;B、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C、使物体的每一部分处于最有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
A、例如不倒翁和飞翔金属鸟的设计;古代长剑的剑身和剑刃。
B、带橡皮擦的铅笔以及多功能工具如瑞士军刀。
C、快餐托盘中设置不同的间隔区来分别存放热、冷食物和汤。
典型事例
13、反向作用原理
以相反的方式行动,把里面转成外面、把上面转成下面。这是TRIZ最重要的原理之一:逆向思考。假如某事物以某特定方式构成或作用,尝试通过相反的方式构成或执行操作,以避免伴随的问题。该原理包含各种逆向操作,如特征相反、机能相反、事件相反以及条件相反等等。
跑步机的发明,变人运动为机器运动。 典型事例
22、变害为利原理
该原理就是想办法利用存在的有害因素增加价值。实际上有用与有害的定义是来自于人类在某一时间点对该机能的解释,因此要运用这原理必须改变态度。辨认系统中任何有害的观点,决定如何转换不能使用的东西,使它能用以产生价值。假如你无法降低伤害至可接受的程度,尝试增加这伤害到更高的程度,使它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计算机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力,微软谷歌等大公司使用这种热量供暖并发电,以实现能源的再次使用。
在煤气中加入刺鼻气体,当外泄时可增加警示作用。
典型事例
TRIZ创新原理第一集:分割原理、抽取和分离原理、局部品质原理、非对称原理和合并原理。
三、应用
TRIZ是结构化创新的高级阶段,要使用它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首先要求你了解所有的创新原理以及每个原理对应的典型案例,在自己的发明创造中不断实践这些原理,以达到在熟练的情况下自发创新的目的。这有这样,个人的综合创新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在这个社会上,富人和穷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能力可以简单定义为突破常规实现自我。只有不拘泥于现实,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一条非常规的路,你才能走向成功,而找到这条路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推荐 0 |
收藏 0 |
![]() |
|||